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师资队伍 | 教学管理 | 学术科研 | 党建之窗 | 团学园地 | 招生就业 | 对外交流 | 资料下载 | 黑龙江36选7 
站内搜索:
 
  国别研究  
 
 俄罗斯研究中心 
 法国研究中心 
 乌克兰研究中心 
 葡萄牙研究中心 
 
 
  中心刊物    
【葡萄牙研究·第一期】浅谈中葡谚语互译中存在的困难
2018-06-12 韩莹&郑珊培    (点击: )
什么是谚语?在葡萄牙语中,根据 《葡萄牙语大词典》 (波尔图出版社 2004 年),谚语是通俗实用的格言、箴言 或 见 解 (sentença moral ou conselho da sabedoria popular)。而在《现代汉语词 典》(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第五版)中,谚 语被定义为: 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,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。谚语 是俗语的一种,它多是以口语形式流传于 民间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,言简意赅,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,涉及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民间智慧的结晶。
上述定义证明:谚语具有强大的语义 内容及高度的传播性,其可以记录一个国 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、文化、宗教信仰、 生活理念等,并将这些内容传播到其他的 国家或民族,不失其实效性和实用性。当 代外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 人文素养,理解并翻译谚语对外语学习和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。谚语 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及象征意义。由于中葡 文化等方面的差异,一些谚语很难被翻译。 本文解释和对比了一些中国的谚语和葡萄 牙的谚语,分析影响中葡谚语互译的主要 困难因素。
1. 谚语具有文化及习俗特征
葡 萄 牙 谚 语 : Mais vale um castanheiro do que um sacocomdinheiro.
一棵栗子树比一袋子钱更有价值。 (直译)
为什么一棵栗子树比一袋子钱更有价 值?在葡萄牙的文化及习俗中,栗子的作 用曾与谷物类似,是葡萄牙人基本的粮食。 谁拥有了栗子树,谁就拥有了食物,而有 钱却不一定能买到赖以生存的食物。因此 这条谚语试图告诉人们栗子的重要性,或
者说,粮食的重要性。如不了解葡萄牙的 文化习俗,很难理解这则谚语的真谛。
中国谚语:七不出,八不归。
在这条谚语中,如果仅仅把“七”翻 译成数字七,而“八”翻译成数字八,则 无法诠释这则谚语的含义。根据中国文化, 此则谚语中的“七”指的是生活中的七种 必需品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和茶; 而“八”指的是八大美德:孝、悌、忠、 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。这则谚语告诉我 们:一家之主,在出门前必须准备好这七 种生活的必需品,安排好家里人的生活才 能出门;在出门后,要遵守八条做人基本 的道德准则,否则无脸面对家人,不能回 家。
这则谚语很难翻译成葡萄牙语(外 文),他的内容是文化性的,在某种程度 上与西方的文化不一致, 其含义很难被 理解。
2. 谚语具有地理特征
葡萄牙谚语:Vento de leste não traz nadaquepreste.
东边来的风是无用的,不能提供帮助 的。(直译)
理解这则谚语必须结合葡萄牙的地理 和气候特征。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 岛的西南端,西部和南部与大西洋相邻, 东部和北部与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 牙接壤。这则谚语中“东边”指的是西班 牙。葡萄牙是海洋性气候,海风温润潮湿, 而西班牙多高原山脉,冬季时寒风干燥凛 冽,因此从西班牙刮过来的风并不受葡萄 牙人的欢迎。并且“风”也并不仅仅指自 然界中的风,还可以代指人、物,等等。
中国谚语:湖广熟,天下足。
“湖广”是指两个省:湖南和湖北, 其位于长江边,被认为是全国最重要的粮 仓;“天下”代指全国或者全国人民。这 两个省盛产水稻,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, 很容易将水稻沿长江运送到全国各地。因 此谚语的意思是:湖南湖北丰收,则天下 粮足。
在翻译这则谚语时,如不解释说明 “湖广”的地理位置及其产粮的特征,则 读者很难理解谚语所表达的意思。
3. 谚语具有宗教特征
葡萄牙谚语:Quem pariu Mateus que oembale.
既然生下马太就要爱抚他哄他入睡。 (直译)
这则谚语与基督教有关: 马太是希律 安提帕的税吏(其代罗马人征收捐税,是 犹太人非常鄙视的一种职业),加利勒亚 人,耶稣决定收他为门徒。有人认为马太 没有资格做耶稣的门徒,但是耶稣不以为 意,对马太说:“跟随我”,他就起来跟 随了耶稣。之后,马太在家设宴款待耶稣, 同耶稣及他的门徒一起用餐,法利塞就批 评耶稣及他的门徒说:“你们为什么同税吏 和罪人一起进食呢?” 法利塞认为,只有 马太的母亲才能善待马太这个低贱的税吏, 因为她生育了他就要爱抚哺育他。这则谚 语告诉人们: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 情负责任。如果不了解这则谚语的宗教起 源,只是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,就会给读 者造成困扰,不能理解它的寓意。
中国谚语: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
这则谚语原为道教语,道教是中国本 土宗教,有 1800 多年的历史,主要宗旨 是追求长生不死、得道成仙和济世救人, 在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。 “道”并不能翻译成“道路”,而是指 “正气”;“魔”也不能翻译成“魔鬼”, 而是指“邪气”。本是道家告诫信徒勿受 外界诱惑之语,意思是:正气难以修得, 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,比喻取得一定的 成功之后,往往会面临更大的新困难。如 不了解这则谚语的宗教背景,而盲目地进 行字面翻译,是没有意义的。
4. 谚语具有历史特征
葡萄牙谚语:Inêsémorta.
伊内斯已经死了。(直译)
唐·伊内斯·卡斯特罗与葡萄牙的王 储佩德罗一世同居,并育有四个孩子,但 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被王室及民众接受。 最终,伊内斯被国王秘密下令处死,佩德 罗知道的时候,一切都太迟了,他能做的 仅仅是给他们的孩子合法地位。五年之后, 佩德罗成为了葡萄牙的国王,但是伊内斯 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。根据这段历史,人 们创造了这则谚语,意思是:为时已晚。
中国谚语: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
这则谚语精炼地概括了西汉建国功臣 韩信的成败得失。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 相,他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 才,竭力向刘邦推荐韩信。由于萧何的力 荐,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,为刘邦统一 天下、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。但是在 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,解除了他的兵权后, 韩信郁郁不得志,便图谋反叛。被人向刘 邦的妻子吕后告发,吕后同萧何商议,最 终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,以谋反的
罪名杀死。在这段历史中,韩信成为大将 军是萧何推荐的,而韩信被杀也是萧何出 的计谋,所以这则谚语想表达的意思是: 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。
5. 谚语具有隐喻特征
葡萄牙谚语:Quando o gato sai decasa osratospasseiam.
猫咪离开家,老鼠四处逛。(直译)
中国谚语: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。
对于谚语含义的理解和传输往往建立 在隐喻的基础上。在谚语的结构中,常常 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,即:出现本 体和喻体。在上述葡萄牙的谚语中, “猫”和“老鼠”是本体,其代表“领 导”和“下属”(喻体)。此外,猫和老鼠 的动作行为“离开”和“逛”也具有隐喻 的作用。这则谚语表示:当领导不在的时 候,下属借此机会,担任领导的职能。
上述中国谚语也表述了同样的意思。 在中葡两则谚语中,隐喻所表述的意思是 类似的,但是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的。在葡 萄牙的谚语中,采用“猫”作为本体,代 指“领导”。但在中国文化中,老虎自古 以来就是受尊敬的动物,其代表了权利和 领袖地位,所以在上述谚语中,采用了 “老虎”作为本体。一般来说,隐喻建立 在不同的文化及文化背景之上,也存在不 同的隐喻方式,这也为中葡之间的谚语互 译造成了困难。
综上所述,谚语是对人们生活经验的 智慧表达,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各个方面, 总结了日常生活中的艺术。通过本文的分 析,可以发现中葡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、 习俗、宗教、地理及历史,是形成各自谚 语的基础,同时也是中葡谚语互译的阻碍。 在多数情况下,只能做粗略的翻译。即便 如此,也需要译者对语言、文化、风俗、 社会、历史等知识具有足够的了解,以及 持续不断的知识更新。
参考书目:
[1] SUCCI, T. M, Os provérbios relativos aos sete pecados capitais, 2006, Dissertação de Mestrado –Universidade Estadual Paulista, SãoJosédoRioPreto.
[2] LIU, MENGRU, Provérbios e Expressões Idiomáticas em Português e Chinês, 2012, Dissertação de Mestrado–Instituto de Letras e Ciências Humanas, Universidade do Minho, Braga.
[3] RENTE, Sofia, Expressões Idiomáticas Ilustradas,2013,Lidel,Lisboa.
[4] 张一鹏, 中 外 谚 语 分 类 选 编 : 谚 语 大 典 ,2004,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 上海
关闭窗口
 
 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师资队伍 | 教学管理 | 学术科研 | 党建之窗 | 团学园地 | 招生就业 | 对外交流 | 资料下载 | 黑龙江36选7 
版权所有:黑龙江36选7走势图 - 黑龙江36选7第108期 - 张彤 ©
地址: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邮编:300204 电话:86-22-23285749  传真:022-23285749 E-mail: european@tjfsu.edu.cn